圣石奇兵小游戏S1(升降前置)、S5(右上打孔)、S6(水滴屏)、S7(刘海)、S9(刘海)、S10(刘海)、S12(刘海)、S15(中置打孔)、S16(中置打孔,开始搞环闪)、S17(中置打孔)
明面上,vivo S17 系列主打配色是冰白玉(玉制玻璃,每片都不同)和山海青(粒子墨水),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,C 位的是花海配色(粉色)↓,猛男最爱,线下女性用户估计更爱,只可惜 S17 Pro 没有这个配色。
src=S17 系列基本沿袭 S16 系列的设计,只是相机矩阵从金属换成了玻璃,去掉了人人喊打的凑数副摄,把标志性的环闪灯挪到相机下面。800 万像素的战术超广角被挪到右侧的闪光灯下面,可以说是非常灵性了。
后盖宣称是用 10-40 μ m 的磁粉控制出来的纹路——会随角度变换的 bling bling 水墨画 ,效果很新奇。
曲屏 +188g 重 +7.46mm 的厚度,手感甚好。低位置的短焦指纹,按键虚位有亿点点的大,其余还好。
外放音量大且音质不错,但看到单扬声器、转子马达、单频 GPS,不禁想问:今夕是何年?
实际测试的色准和亮度,都略强与 OPPO Reno10 Pro+。均匀度可圈可点,手动全白时,中央 567 尼特,四角亮度 554/552/585/587 尼特,差值 35 尼特。
src=(性能测试:3 种颜色分别代表 CPU、GPU、闪存读写性能,分数越高越好(颜色条代表该项测试中与最佳成绩的比值,越长越好)
不开玩笑,蓝厂确实是联发科样板间,把 S17 Pro 的动画再调快一点,你可能都觉察不到它和旗舰的流畅度差距了。
src=src=(续航测试:测试环境为室温 YY 度,200 尼特屏幕亮度,测试电量区间 30% 到 80%。包括 30 分钟《和平精英》HDR 高清 + 极限帧数 + 抗锯齿、30 分钟 B 站 1080P 视频播放、30 分钟微博短视频、各 30 分钟的 Wi-Fi 和 5G 冲浪,共 2.5 小时)
src=src=主摄对比 3,全局与中央放大对比(暴力算法,在高频线性的物体上有明显 振铃效应 ,出现不存在的条纹)
vivo S17 Pro 白平衡稳定,测光偏亮,还是蓝厂经典风格,暴力多帧合成 + 降噪 + 锐化 + 鲜艳发色 + 强大的高光压制,导致画面细节弱友商一些,但主摄和超广角整体比 Reno10 Pro+ 要强一点。
2 倍长焦调用相对积极,稍微偏弱点的灯光场景也能调用。没 OIS,取景画面抖成狗,成片率还行。2 倍长焦规格虽弱,但非弱光场景里,加上 vivo 超分算法,还是明显强于 IMX890 的 2 倍裁切。
而 Reno10 Pro+ 那颗同级没对手的3 倍长焦,光线越弱,抛离对手越远(弱光场景除外,因为弱光下大家都调用不了长焦)。
实际自拍细节表现确实比前代更强,但为了大家的眼睛着想,就不放我们机佬的自拍样张了。
src=噢,对了,除了视频通线 Pro 的前置支持 4K 60 帧视频录制,预计明年底国产影像旗舰应该就能追上了。
src=src=vivo S17 Pro 标志性的环闪(直播小姐姐眼睛反光的效果,就是靠环闪灯做到的),里面是 4 颗 LED(2 暖 +2 冷),有慢门闪光(翻译就是可以用更慢的快门速度,让背景也亮起来),有专门的美食模式(食物版的人像模式),产品设定和小红书小姐姐的使用场景高度重合,但和我们机佬没什么关系就是了。
而 S17 Pro 多加了 8+256 版的入门版本,价格和前代基本一致(顶配便宜 100),升级了 1.5K 屏、更大的前置光圈、多加了 2 倍长焦、快充从 66W 到 80W。毫无疑问,它就是 S17 系列里性价比最高的一台。
但预计,卖得最好的应该是标准版 S17:线下消费者和小姐姐,大概率用不出天玑 8200 和骁龙 778G+ 的性能差距,它们更加在意的是几乎一样的外观、有粉色版、一样强的前置和环闪,以及同配便宜 600 元的定价……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