减鲍网bkc9先问大家一个问题:有没有什么事,比你辛辛苦苦考上大学,结果还要让人崩溃?
这可不是开玩笑。最近,这种魔幻的事情就真实地发生在广东、广西,还有很多地方。很多民办高校,一轮招生招不满,就开始疯狂降分,再降分,结果还是没人愿意去。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?
没错,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扒一扒这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大学招生现状,看看这背后,到底藏着多大的雷。
很多人第一个问题就是,为什么民办大学的学费这么贵?原因很简单,它不像公办大学有政府的财政兜底,它本质上就是个企业,得自负盈亏,所以几乎所有的钱,都得靠学费来维持。
数据显示,民办本科的年均学费接近两万四,比公办专科的五千多,高出了好几倍。要是赶上艺术类或者什么热门专业,一年五万块都有可能,四年下来,轻轻松松就得花掉二、三十万。这个数字,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,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,怪不得家长们都得掂量掂量。
这就很残酷了。很多民办本科的毕业生,一出校门,起薪可能就三四千块,比同届的公办本科生,一个月可能要少挣两千多。你想想,这得工作多少年,才能把当初那几十万的学费给赚回来?
更扎心的是,很多用人单位,特别是体制内和一些大国企,对民办的学历还是有保留的。可能你的简历,连第一轮筛选都过不去。所以说,这个投资风险是真的挺高。
现在很多人就在比较,到底是硬着头皮读个民办本科,还是干脆换条路?咱们可以算笔账:读个公办专科,再专升本,总投入可能也就十来万,比民办本科省了一大半。
再看看职业院校,人家主打的就是技能培养,毕业生出来直接进企业,拿八千一万月薪的大有人在。这么一对比,一个花钱少挣得多,一个花钱多挣得少,答案就非常明显了。现在的就业市场,越来越看重真本事,一张高学费换来的、含金量不高的文凭,吸引力正在急速下降。
咱们必须承认,现在的本科学历,早就没以前那么吃香了。而民办本科的文凭,在招聘市场上,很多时候就像个“二等公民”,被贴上了标签。很多好单位、好岗位,根本不给你机会。
很多民办学校为了招生,就拼命开设一些听起来高大上的专业,什么“大数据”、“人工智能”,听着很唬人吧?但实际上,师资跟不上,硬件也跟不上。或者反过来,为了省钱,就大量开设文科、商科这种低成本专业,导致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严重脱节。
结果是什么?学生毕业了根本找不到对口工作,有些专业的对口就业率甚至不到30%!课程老掉牙,老师是兼职的,实训设备是十几年前的,说白了,有些学校就是在“卖文凭”,根本不关心你学到了什么。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,让学生和家长避之不及。
如果说性价比和专业是内忧,那财政冲击和人口断崖,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,是外患。
民办高校本来就没多少财政支持,一旦招不到学生,收入立刻断崖式下跌,资金链说断就断。为了自救,它们只能涨学费,可学费越涨,就越没人来,恶性循环彻底形成。最后连老师的工资都发不出,教学质量可想而知。
咱们国家出生人口连续下滑,预计到2035年左右,参加高考的人数会出现一个断崖式的减少,可能只有现在的六成。到那个时候,不光是生源数量少,大家对学历回报的要求也会变得极其谨慎。
这个压力现在就已经显现了。广东超过一半的民办本科招不满,降分补录都没用。可以预见,未来几年,尤其是2037年之后,大批没有特色、定位不清的民办高校,会面临关停并转的浪潮。到2041年,可能有一半的学校会消失。这种行业大洗牌,在日本、韩国、台湾都发生过,现在,轮到我们了。
当然,我们也能看到一些民办高校已经开始自救转型。它们紧贴地方产业,跟企业深度合作,实打实地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。未来,可能也只有这些真正办出特色、注重实效的学校,才能活下来。
其实民办高校的危机,背后反映的是整个社会对教育观念的一次集体反思。它告诉我们,在这个巨变的时代,“唯学历论”已经行不通了。
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,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,都必须更清醒、更理性地去思考: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?如何才能做出那个真正适合自己的,有价值的选择?这才是这场“高校危机”带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|